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华为的三折叠手机,到底难在哪?!

华为的三折叠手机,到底难在哪?

时间:2024-10-05 20:10:13 来源:南充市某某餐具厂 作者:综合 阅读:352次


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的折叠手底难发布,给愈发同质化的折叠手底难手机品牌发布会带来了久违的新鲜空气。手机尚未正式发售,折叠手底难本溪市某某网络科技教育中心黄牛已闻风而动,折叠手底难报价从比亚迪秦到奔驰E不等。折叠手底难

折叠屏手机问世五年,折叠手底难在下行的折叠手底难市场大盘中划出了一条珍贵的增长曲线,三折叠的折叠手底难出现,再次给全产业上了难度。折叠手底难

三折叠比传统对折多一折,折叠手底难最直接的折叠手底难好处是展开尺寸变大,Mate XT展开尺寸从对折的折叠手底难8寸提高到了10寸,直接向iPad 10的折叠手底难10.9英寸对齐。


Mate XT最大的折叠手底难技术突破在于,讲单层厚度缩减到了业内最低的折叠手底难3.6mm,整体折叠形态厚度只有12.8mm。作为对比,Mate XT相比去年发布的双折叠Mate X5,只厚了不到1mm。整机重量控制在了300g以内,比Mate X5重了不到50g。

和同行横向比较,Mate XT比起其他双折叠手机也没有“增厚”多少,和今年发布的三星Z Flod 6的差距,甚至不到1mm。


在以毫米度量的机身空间里方寸必争,可谓没有感情,全是本溪市某某网络科技教育中心技术。

奏折展开的秘密

Mate XT最大的亮点在于“Z型折叠”,即机身像翻阅奏折一样展开。要做到这种形态,需要两处折叠方向相反,一处向内,一处向外,这是大多数厂通往三折叠的拦路虎。


简单来说,两块屏幕向内折叠时,屏幕会受到“挤压力”,向外折叠则刚好相反,屏幕会承受“拉伸力”。

对应到手机的结构设计,内折需要解决“挤压”带来的折痕问题,更考验屏幕寿命[1];外折需要强化屏幕材料的耐拉伸性和耐弯折性,铰链的设计难度也相应提高。

三星曾展示过一款“双内折”的三折概念机,这么做的好处是,只需要考虑内折状态的“挤压力”,但缺点是手机厚度完全失控。

因此,Mate XT的最大挑战在于,在一块屏幕上兼顾“挤压”和“拉伸”:外折“撕扯”,内折“挤压”,“一崩一紧”之间,是对屏幕设计和生产的巨大挑战。

品牌大使刘德华在宣传片里的台词,很好的概括了这一挑战:“纵使历经所有曲折,身段仍然是平的。”


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团队“奋斗了五年”,才让三折叠手机量产。具体的奋斗过程不得而知,但在众多手机品牌中,华为的确是准备最充分的。

2019年,华为推出第一款折叠手机Mate X,采用外折方案,并被次年的Mate Xs沿用。当时还是独角兽的柔宇,其Flex Pai系列也加入外折阵营,与内折阵营的三星Z Fold系列分庭抗礼。

外折虽然更容易处理折痕问题,但设计和量产难度依然高于内折:由于内折屏在折叠状态下不需要铰链支撑,因此内折的铰链的设计结构相对简单。同时,外折屏幕在折叠状态下暴露在外,同样的使用周期里,外折屏的寿命要求相比内折屏至少高出一倍。


内折的三星Z Fold 4(左)和外折的华为Mate Xs 2(右)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手机品牌都在折叠机型上倒向了内折方案。除了荣耀出过一款主打性价比的外折机型V Purse,还在稳定迭代外折机型的,目前只有华为一家。

无论是阴差阳错还是有意为之,持续迭代的外折机型,可以让研发团队在真实的生产环节中大量试错,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华为率先实现了三折叠手机的大规模量产。


Mate XT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在三折形态的同时,保证机身厚度和重量不向板砖看齐。

手机里最占地方的是电池,最费电的是屏幕,在扩大屏幕的同时尽可能压缩电池的体积,难度不亚于全红婵攻克207C。Mate XT能把单层减薄到3.6mm,核心是把电池减薄到了1.9mm。


“硅负极电池”也叫硅碳电池,主流的锂电池负极以碳(石墨)为材料,单纯从材料看,直接用硅代替碳作为电池负极,就能带来续航的爆炸式提升,但代价是电池衰减速度极快,充电循环次数极低。

因此,电池厂商开始尝试在碳负极中掺少量的硅,可以在控制电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能量密度。考虑到手机内部寸土寸金的空间,这种技术思路很快在手机市场迅速普及。


碳和硅属于“同族兄弟”,化学性质相似

2021年,小米11 Ultra将硅氧化合物掺入电池负极,跻身“5000mAh俱乐部”,把硅碳电池第一次带入量产机型。从此之后,硅碳负极成为了各家高端产品线的标配。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又给硅碳电池添了一把火。

将Mate XT和尺寸近似的iPad 10作为对比,Mate XT的重量比iPad 10少了38%,但电池容量比iPad 10只少了27%。考虑到Mate XT极端的厚度,这个成绩已经非常难得。

除了尺寸、厚度、重量等硬性指标,三折叠手机的另一重挑战,很可能来自软件。

最硬的软件铁板

2019年,others阵营的钉子户索尼推出了Xperia 1和Xperia 5两款机型,与主流手机屏幕16:9/19.5:9的纵横比不同,索尼大胆采用了21:9的屏幕尺寸。

相比主流尺寸,Xperia 5的“身形”更加修长,看上去似乎更加美观。但应用开发商却不这么想,由于主流手机都采用19.5:9的纵横比,应用开发也以此为基准,如果适配索尼的21:9尺寸,相当于额外增加开发成本。


iPhone(左)和21:9的Xperia 5

于是,大量应用被简单粗暴地移植到21:9的手机屏幕上,结果就是屏幕两侧多出来两条黑边,反而没能利用屏幕更大的优势。


小米的首款全面屏手机小米Mix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当时,小米的ID工程师将屏幕纵横比改为17∶9,由于市场上没有“全面屏”这个品类,主流的纵横比是16:9,这会导致小米违反谷歌的兼容性定义文档——安卓的兼容性文档要求屏幕的比例介于4:3和16:9之间。

为此,小米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与谷歌沟通,最终说服谷歌总部同意做出相应改变。

iPhone X之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心照不宣的接受了19.5:9这个全面屏时代的屏幕比例,降低软件开发者的适配难度。就连索尼也抛弃了祖传的21:9尺寸,回归了19.5:9阵营。

然而,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让适配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主流的对折手机在展开状态下,屏幕接近一个正方形,与大部分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尺寸都有较大差异。很多App的折叠屏版本,目前只是基于直板机的简单拉伸。


同时,不同手机品牌的纵横比也有差异,如果要完全满足用户体验,开发商不仅要为折叠手机这一品类重新设计,还得专门为某一品牌甚至某一机型做定制化设计。看着折叠手机勉强超过3%的渗透率[3],开发者难免意兴阑珊。

而Mate XT有单屏态、双屏态、三屏态,对应是三个纵横比:2.21、1.08、0.7。开发者表示,作业真的做不过来了。

为了解决适配问题,华为显然也做足了准备。在主流手机品牌中,只有华为和vivo保持了每一代机型纵横比的一致性,尽可能降低了开发者的适配难度。


同时,Mate XT三屏展开的状态,纵横比与iPad 10等主流平板非常接近(1.43;1.44),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也在客观上降低了适配难度。

在寸土寸金的机身空间里雕花,考验的是研发团队的工程水平。但解决折叠屏的软件难题,还是得发动群众的力量。

2019年,华为和软件绿色联盟一起发布《折叠屏软件设计与开发行业规范》,截至目前,国内TOP 1000的应用在华为折叠屏上实现了95%的适配[4]。余承东说华为为三折叠方案准备了五年,也许并非谦辞。

而华为借着三折叠手机全方位秀肌肉,也让苹果“挤牙膏”的最新力作iPhone 16稍显尴尬。

为什么不是苹果

iPhone 16 Pro的最大亮点是A18 Pro,唯一肉眼可见的硬件“改进”是增加了拍照键,前者依赖台积电的刀法,后者有安卓兄弟珠玉在前,自然也怨不得网友纷纷整活。


智能手机尚且混沌的年代,苹果是中国供应链最严格的老师,也最资深的技术指导。

在iPhone 4上,苹果采用了一种名为柔性电路板(FPC)的技术,即软性材料做成的印刷电路板,可以弯曲折叠,能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iPhone 4率先应用后,国产安卓手机迅速普及了这一技术。

到了iPhone X时代,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实现了折叠式FPC软板技术。一个季度后,华为、荣耀、OPPO、vivo和小米陆续和立讯精密签下FPC软板技术新订单。2017年iPhone X发售,立讯精密收入同比大涨66%。

相似的剧情曾反复上演,但时至今日,即便苹果的拥趸也不得不承认,手机市场近几年的大部分创新,带头的人是三星和中国公司。

“拍月亮”的潜望式镜头在问世的第六年,才在iPhone 15 Pro Max上出现;硅碳电池将手机的电池容量一步步推高至5500mAh以上,而今年发布的iPhone 16 Pro Max,电池容量刚刚从4441mAh“跃升”到了4676mAh。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手机品牌和供应商一起完成了技术预研与量产爬坡,苹果反而成了供应链进步的受益者。

折叠屏手机在2019年横空出世时,广阔无垠的赛道一马平川,似乎是苹果重新掌握主动权的机会。

但各大品牌的折叠机型年年迭代,垂死挣扎的摩托罗拉都加入了战场,苹果却默默下线了对折叠屏手机威胁最大的iPad mini产品线。


乔布斯从文件袋里拿出MacBook Air的镜头,时至今日依然是苹果历史上最值得回味的时刻。索尼的Walkman和东芝的Dynabook也曾用大量惊艳瞬间定格了日本电子产业的黄金年代。这些抽象了无数论文、专利与汗水的片段,总在日后被一次次谈起。

华为的Mate XT也许注定小众,但它也会成为一个被反复提及的瞬间。

Mate XT和iPhone 16发布当天,惨烈对比之下,只有零星几个评论在问:苹果到底什么时候出折叠手机?

消费电子市场鲜有迟到的胜利,“狼来了”的故事总有终结的一天,当这只狼不再是主角,它来或不来、什么时候来,都没那么重要了。


参考资料

[1] 三星,柔宇,华为:折叠屏手机内外折的硬核之争,消费日报网

[2] 柔宇二代折叠屏手机全球首测:“无折痕”秒杀三星!弯折寿命超百万次,智东西

[3] 2024年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累计渗透率,CINNO Research

[4] 软件生态成折叠屏市场发展关键,华为助推行业跨越发展,新华网

[5] How Apple tied its fortunes to China,金融时报

编辑:李墨天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李墨天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内容
  • 缺一颗牙,为什么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了?
  • 对话|不为中国市场拔苗助长,UFC不再扩容赛事体系
  • 生酮饮食或加速器官衰老
  • 小鹏汽车季报图解:营收65.5亿,经营亏损16.5亿 交付21821辆车
  • 深交所出手 恒大地产和许家印等被纪律处分
  • 2024年高考,做好这3件事比刷题更有用,能直接影响高考发挥